学校举行2021年新教师欢迎大会暨岗前培训活动
9月13日至17日,学校举行2021年新教师欢迎大会暨岗前培训活动。校党委书记蔡袁强出席迎新会并致欢迎辞,校长李小年出席首届“青蓝论坛”双高峰会主论坛并作主题报告,副校长虞晓芬参加培训活动并作主题报告,副校长郑华均作培训小结讲话。人事处(教师工作部)、校工会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优秀团队和教师代表、新教师共计350余人参加活动。
迎新大会上,蔡袁强对新入职教职工表示热烈欢迎,并为新教师代表颁发了校徽、工作证。他在讲话中指出,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大学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和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勉励新教师要践行初心使命,争当立德树人的大先生;要担当时代责任,争当实干有为的奋斗者;要助力内涵建设,争当强校梦想的开拓者。
李小年作《校情校史及学校发展愿景》主题报告。他回顾了学校建校68年来的发展历程,阐明了学校在新时期的发展战略,鼓励新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红船精神”,传承“三创精神”,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在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上下苦功夫,在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上有所作为。
为表彰展现优秀师资队伍风采,激励年轻教师向身边榜样学习,迎新大会上进行了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健行特聘教授、新晋职称教师等良师代表和“青蓝学堂”培训平台的授牌授聘仪式。300名新教师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程惠芳教授的领誓下,面向校旗郑重宣誓,铿锵誓言代表着新教师的初心和决心,也鞭策着大家牢记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培训活动上,集体观看《沈寅初院士科技报国事迹纪录片》开启了“新教师始业教育第一课”。学校青年教师总导师沈寅初院士“探索未知、激情求解、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宝贵精神,为全体新教师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温暖和力量。学校办公室(保密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工会、发规处、教务处、科研院、社科院、人事处(教师工作部)、计财处、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相关政策和要求,并对新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自身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据悉,2021年参加培训的新教师较往年增长了近一倍。为更好地满足高校新教师的成长需求和工作需要,学校人事处、工会、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部门在培训形式和内容上积极创新。本次培训重点突出“师德教育专题”,组织新教师集体观看电影《黄大年》、举办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签署师德承诺书等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培训内容还覆盖了与新教师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既有宣传思想文化、安全保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解读等主题报告,又有教书育人能力培养、科研项目申报、学术论文选题投稿、教师形象与礼仪、情绪管理等专题性的讲座;在授课专家方面,邀请了国家教学名师王万良教授、国家杰青林强教授等老师,与大家分别就“如何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如何做有用的科研”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校工会还组织了综合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新教师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激发团队意识、自信心与进取心。
此次培训活动还拓展了“青蓝学堂”“青蓝论坛”“青蓝导师”等青年教师培养载体,不断丰富了“青蓝工程”良师文化品牌的内涵。9月17日上午,隆重举行首届“青蓝论坛”双高峰会主论坛,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高层次青年英才齐聚一堂,呈现了一场精彩荟萃的学术盛宴。此次“青蓝论坛”由主论坛和三场分论坛共94场学术报告组成。分论坛于9月22日至24日,在屏峰校区、莫干山校区举行,分别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和法学院承办。“青蓝论坛”的举办既是学术交流、学科交叉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探索过程化、开放式教师评价体系的有益尝试。
此外,为了让新教师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了解学校人事工作相关政策,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范,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宣传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分别为新教师编印了《政治理论学习读本》《人事工作文件选编》《教师教学手册》等资料,校工会还为新教师精心准备了实用精致的纪念品,以表达学校对新教师的欢迎与关爱。
蔡袁强讲话
李小年作报告
蔡袁强为新教师代表颁发校徽及工作证
2021年度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授牌仪式
首批“健行特聘教授”聘任仪式
新教师宣誓仪式
“青蓝导师”聘任仪式
会场全景
上一篇:省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第三巡回指导组来校开展专项督导
下一篇:学校举行浙江工业大学-新安集团绿色化学研究院签约暨新安创新基金捐赠仪式